李钢是个大忙人,担负着广东美术馆拓展和外联的繁重工作,肩负重任,整日价两条腿外加四个轮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奔忙,上班时间自不待言,八小时以外的许多时间也多花费在杯盏交错的应酬场合――有时,“吃饭”也是工作。但李钢却又割舍不下这支画笔,于是,他只好暂时搁下摩挲多年的木刻刀,画些短平快的写意水墨,激情洋溢,不亦乐乎!这不,日积月累之下,也就有了手头上可观的这批“积蓄”。
画画儿一事,说大是大,说小是小。于社会,大可以“雕虫小技”视之;于学问,我等画画佬想也难于望人项背,遑论与人伯仲相称,况且,在当今艺术圈,画家再也难以成为焦点人物、传媒争炒的对象。于是,许多同道也便横生诸多烦恼。确实,如果太把画画当回事儿,它也真的就是一件叫人痛苦而且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如若将之视为游戏,还原为一种生活习惯,至少会令自己好受一些――不管画到哪一步,成就多大,也算图个心安理得。或许在这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之下,反而更能够真的出状态呢!我说李钢状态奇佳,也就在于他的心无杂念、放笔直行的胆识和勇气。中国画的血脉延续至今,早已形成了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这既是一笔历史财富,反过来也扔给后世的画家一个难题:跨越,还是超越?这个问题虽然比不上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生,还是死?”一般令人头皮发麻,但委实也令大伙儿颇费心思。人们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颇觉无趣,于是合议作鸟兽散,各奔前程,各玩各的。回头发现,其实这样不也挺好?!列位看官都瞧得明白,李钢走的是“得意忘形”一路,虽然画的还是那山那水、那花那草,但究实他借用的只是一个名词,所有关于形的符号都已幻化为激情的释放。尽管在图形上仍可追寻传统文人画的蛛丝马迹,但那也只是螃蟹寄生的海螺――一个躯壳,一个载体而已。笔者未及与李钢探讨诸如“传统与创新”之类高深的学术问题,也未及如记者般请他谈谈作画时的感想,事实是,我在他的作品面前明显感到喘不过气来:原来“国画”也可以如此这般纵肆不羁的!直令吾等“国画”学徒汗流浃背、惭愧之至。笔者愚钝,但按我的理解,水墨画重在意趣,而意趣按不同角度来说又有诗意、笔意、墨意等等说法,李钢似乎更感兴趣于后两者,他努力在“情”和“理”之间寻找平衡。如果说每个画家提笔作画的切入点各不相同的话,那么我觉得李钢更注重于以情入画,而他所理解的“情”与其说是对传统文人画以画言志、以诗入画等圭臬进行现代翻版,倒不如说他更直接地追求作画时的“倾诉”状态。他想倾诉的,既不是什么思想,也不是什么主题,更不是什么观念,什么技巧,而只是笔墨和宣纸接触那一瞬间的感觉!观其画作,亦山亦水,亦花亦草,亦色亦墨,笔势幻化之间,云里雾里,尽显氤氲。究其实,画家作画前所有的构思和助跑,还有我们所有的形象储备和所谓“笔墨功底”,到头来不就是为了追求这种感觉么?许多人做不到,而李钢做到了。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李钢在这一点上达到了目的,也在这一点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寄语李钢:有成果,值得高兴;画得痛快,那就继续画下去吧!
2003年12月于癸戊丁甲斋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