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的展览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 郁婷)由王璜生任艺术总监、杭春晓策划的“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2014年4月13日在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举办,此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广州时代国际艺术中心共同主办。
本次“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在展览的呈现上分为“提、取、转、换”四个部分。所谓“提”,指李纲进入真实的废墟现场,选择残砖碎块,整个过程以一个固定机位、一个动态机位的录像记录;所谓“取”,是将所选择的废墟砖块,在一张宣纸上,以传统拓印方式取得砖块六个侧面的拓片,整个过程以俯视、固定机位拍摄;所谓“转”,是将具有抽象感的砖块拓片装裱为镜框,与原砖并置;所谓“换”,是将原砖铸模为纸浆雕塑,并一一编号与原砖统一。作品整体以拓印为中心,将水墨、宣纸与物象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意义的重新编织。曾经与水墨历史相关的“视觉幻景”,在李纲的行为中得到了一次原意的“祛魅”。虽然,李纲的作品仍然围绕水墨材料的特性,甚至拓印等传统历史经验,但结果并没有回到习惯的水墨历史中。相反,多种媒介的共同使用,将作品的视觉表征指向艺术过程中的思维发生,而非行为结果。
策展人杭春晓表示,“本次展览将水墨视作思考轨迹的载体,是今天水墨嬗变需要面对的问题。这种转换,会自然消解水墨的历史预设,从而使其从各种宏达逻辑中解脱出来,成为人面对世界的某种认知通道。显然,不同状态下的人,需要不同的知识生产。我们今天面对水墨同样首先需要将我们从各种历史既定的幻景中摆脱出来,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立水墨与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关系”。正如今天的人们重新面对圆明园,关于“废墟”的想象不再受控于“世纪悲情”的感怀后,我们会在“人造物回归自然的现实”与历史的叠合中,重新显现出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圆明园”。而这,或许才是李纲水墨“废墟”最为原初的设想,抑或说隐喻。
本次展览,更配合“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的同名讲座,对本次展览所探讨的“水墨”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化的延伸和体现。本次展览展至2014年5月11日。
讲座观点链接:
视频链接: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一)--水墨语言的转换与社会性质感的反思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三)--从具体水墨到抽象水墨再到印象装置
展讯链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