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纲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都市化时代的视觉表达(摘自李纲出版物:都市状态)

2009-08-10 11:32:2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左正尧
A-A+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多元化已呈现不可逆转的态势。政治环境的宽松,艺术作品中一切关于人性、城市化、社会现状等领域的作品正逐渐占踞艺术创作的主要层面。随着现代艺术作品市场的逐渐升温,现代艺术作品的成交量已十分活跃。当代艺术已被作为标杆定位都市化时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高度。中国当代艺术饱沁都市文化而得以生长,都市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无不再一次影响生活在其中艺术家的思维,艺术家作品倾心于对都市活力的时尚族群的心理与精神维度的状写,试图捕捉的是当代都市生活中流动和变化的心绪。从某种意义上,当代艺术作品才是现代时尚都市文明的精神空间,也唯有这类艺术作品才能让人们直接触摸到当代都市文明的真实存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是中国的城市迅猛进入都市快节奏发展阶段,将其本身塑造为一个巨大的物质存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喧嚣嘈杂的购物中心,富丽堂皇的商场酒店,川流不息的交通车辆,高效快捷的通讯设施……
  这个都市化进程在给人们带来了快捷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人们在享有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之便利的同时,精神之累更胜于肉体之累:工作的单调重复,现代管理的冷漠无情,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事故隐患的危机四伏等等都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心理失衡;交通的拥挤,居住条件的劣质,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獗,治安状况的不容乐观,也给都市人带来更多的焦虑、烦恼和忧郁;以往人们彼此间的低速率和谐被越来越高强度的竞争所取代,就业失业已经成为都市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使原本已十分糟糕的精神状态更加雪上加霜;以现代传媒与网络所代表的文化产业,扩大了都市覆盖面并改变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方式,消费话语中个性被流行所吞噬。时尚和商业化的氛围左右着人的感觉器官。伴随物理居住空间的扩大心理空间却在明显缩小,一幢幢林立的高楼却使现代都市人迷失在一片片冷漠的钢筋水泥森林之间,孤独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又一精神困境。
  我们今天的艺术发展和都市化的加速进程同处一个时空层面。平庸、乏味、无聊、彼此之间的相互割裂,个人的孤独,个性的被淹没都必然成为都市生活发生的特征。那些曾经有过崇高与辉煌,作为一种理想的思想行为方式已随着都市的扩展而一去不复返。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的建立使个人生活背景与精神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刻,尤其在以商业行为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都市艺术正面临着过分大众化的文化背景,使它无法保持超越清高的姿态。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已经影响和改变了都市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艺术活动不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存在方式。中国都市艺术在面临社会环境的迅速变革中,那些需要高难度专业训练和学养修炼的架上绘画日益减少了它们的文化影响力,都市中的传统艺术家不得不给自己重新定位,并对自身的艺术系统进行反思。他们在都市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寻找表达感受的切入点,记录自己的都市体验,在层出不穷的刺激下和嘈杂喧嚣的纷扰中,捕捉各类经验以构成对现实影响和批判的依据,建立与生活的重新链接,力求使他们的艺术成为都市中有效的话语。
  新一代在都市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则更多的放弃了架上绘画的传统,成为技术信息化时代艺术的全新体现,他们的作品往往采用数码成像技术、电子影像、行为、装置等等。“这是一个让人产生错觉的时代。人人都在制造错觉,欣赏错觉,从中得到快感。众多的热血青年们纷纷利用各式各样的武器:一块滑板、一把吉它、一双波鞋、一部电脑、一幅墨镜、一支香烟、一部数码摄像机、一部傻瓜机……去表达这种错觉,令人眼花缭乱的错觉,令人愤怒的错觉。”在这些新兴的艺术媒介中,技术问题或是现成品,由人体本身充当,或是由高科技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编辑机来完成。在他们选用的图式上,也较多的选用卡通、广告图片的剪切拼贴等样式。这些都是现代科技和都市传媒带来的巨大影响。社会传媒机器和国际互联网既是这些新兴艺术的载体,又是它们的消费对象。都市艺术在他们手中,是时尚的、流行的、瞬息万变的,几乎没有固定的状态。他们所体现的正是弱化技术手段,注重媒材本身,注重艺术观念。他们所要表达的是在都市生活中急剧的节奏和眩目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感观刺激,消解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体现在都市中生活的各种状态。
  都市艺术是这种文化消费充分自由选择的结果。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当代艺术特征,都无一例外地消解了换起常态美感的现实形象,无一例外地去消弥了现实的外在形象与虚幻的内在心理的界限,无一例外地去捕捉现代化都市生存的体验和本能的生命意识。都市化所带来的更快的节奏和瞬息万变的视觉图像,使得艺术比任何时候都强调它的视觉感受,特别是非常态美感的视觉冲撞,强调感官刺激,同时忽视或者放弃精神、情感的索求,消解精英艺术的道德感召、现实批判和时代色彩,消解主流意识或主流文化意识,而更多地具备“小资”特有的趣味、气息和情调,它显示的是视觉艺术家在文化营销中彻底的“媚俗”化。
  不同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特征成为烘托他们的艺术水准的背景,作为南方大都市广州,因其政治地理的偏远关系,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这样一个典型的都市景观。同时它毗邻中国改革开放实验地深圳,又与国际化大都市澳门香港相接,使得广州在生活习俗、文化交往、政治参照迥异于北京和上海,而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可以说岭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最为典型的混合体,艺术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艺术的方式挑战现实,艺术家也较少涉及政治关联而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发问。
  在邓箭今的梦游者系列中,我们看到面目不清、手持枪械的人物背景和略带风云光环的图式,以鲜艳的色彩和中高明度构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人物本身的模糊和物的凸现,构成了卡通形式的语言色彩,血腥味的暴力事件转化为一幕幕华丽危险的迷幻的戏剧。权利、暴力、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一种梦游的纪录,包含了人在社会角色活动中游离于碎片式的幻觉与焦点的一种自我怀疑态度。邓箭今试图表达的,是在罪恶与欲望之间,理智与疯狂选择之间,以及社会、自然与机器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寻找的却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冯峰近年来主要关注身体语言的表达,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对身体的直接记录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他的一部分作品是到医院去观测受伤的肢体是如何被治疗,金属的义肢或内脏是如何取代原有的肉身被强硬的固定。他将自己获得的影响放大,更加予以观者强烈的视觉刺激。在他的另一组作品中,直接将颜色灌注到人的内脏器官中,人体器官在此已经异化为了思想表达的媒介,甚至成为了能够自语的主体。
  孙晓枫描绘的 《芭比娃娃》,已不再是人们视觉习惯中具体的芭比形象,在画家的笔下,芭比娃娃的眼神、发饰和表情被作为传达个人观念的艺术符号而改变。策略性的借用芭比娃娃这个大众熟悉的符号,诠释作者个人内心深处对艺术理念的表达。
  江衡的美少女系列中,一个个外形华美、表情冷漠的少女罗列在画面中,样本式的表情和暗喻式的背景符号,这批几乎没有什么思想的少女形象,成为了在消费时代随处可见的熟悉面孔,这些原本应该青春鲜活的美少女纷纷被社会同化为一张张缺乏灵魂的空壳。
  李钢将个人的工作状态,不加修饰的用图片形式记录下来,作品题目为《工作·2006”》。中国当代艺术的媒材及样式已是应有尽有,及其丰富和多样,艺术家容易迷失在丰富多彩表现手段的表面。李钢希望剥开创作中制作手段表层,将创作背后的现场过程及艺术家个人创作时的原始状态,赤裸裸的直接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李邦耀则从工业产品的知名品牌入手,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在他的眼中,成为了淹没我们生活的工具,人们在现代已经被不断更新的各种工业产品剥夺了生活的主动权,李帮耀试图通过重组这些产品去理解符号的意义。他不仅采用油画的方式,还有利用照片做成装置,构成他个人对工业产品的深刻反思。
  在响叮当的作品中,大量的电脑零件被他重组和转移,这是他对电脑及其带来的网络世界的思考,同时也是他对人与外部环境的思考。同时,他还加入了很多孙悟空、加菲猫等卡通的道具来暗喻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难清楚的理出他的头绪,但我们多少已能体味到现代生活的整个思绪已经被卡通时代笼罩,讽刺的是,人也许只有被物化为卡通才能得到真实的存在。
  出生于70年代末的女艺术家曹斐是新一代都市艺术家的代表之一,由于成功逃避了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训练致使曹斐的影像有其个人化的特点。出生于都市中的她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港台流行乐、电视剧、电子游戏、日本漫画中长大。《角色》正是曹斐对都市动漫生活的记录。这个短片是围绕“城市上空的欲望”这一共同主题各自创作出8分钟的短片之一,是“天梯”影像工作社作为系列计划中《漂浮》的一部分。《角色》看似破碎的情节对于熟悉动漫的人而言并不陌生,漫画人物粉墨登场:十二黄金圣斗士、犬夜叉的珊瑚、火隐的佐助和小樱……现实场景被拆零重组,超现实的氛围里有点搞怪的意思,但在片尾角色们回到各自平淡的草根生活中时,我们却看到了来自生活的荒诞现实。
  潘玉川的作品大部份关注人以及和人发生着联系的一切,从早期的城市系列、生命系列,到现阶段的瓶子系列可以说都与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境况有关。在他的《瓶子系列》中,一些“新人类”的头像被压缩在瓶子里,故弄玄虚的脂粉气息,在城市工业化的上空漂泊。头部尤其是脸,是人类审美的核心,是一种禁忌,也是一个能够引起自恋的部位,将这一部位的照片置入既封闭又开放的空间中,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换了一个角度去诠释脸部这一关键命题。压抑、抽象、浓烈,着意成为这组图片中最大的赏心悦目之处。潘玉川采用的这种方式兼具了“观念”、“行为”和“装置”艺术特色的创作。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都市客体给他带来的震动,他将图式处理为人的行为、移动、重新布置主体物,强化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同时令主体与背景呈分离或游离的状态,构成生命相识或相冲的空间,突现视觉上的张力。
  翁奋所居住的海南,在十年来大批新移民不断涌向这个城市,乡村或郊区一转眼间已如同市区般高楼林立。在他的《骑墙》系列作品中,每幅都有一位少女骑坐在一面红墙的上面,以一种心向往之的身姿眺望着前方的高楼。少女的清纯、颓败的墙壁、有如布景般虚假的彼岸,翁奋一直用他的奇特的想象捕捉着急剧变化的都市风景。城市在翁奋的照片里成为了一种隐喻或者一种理想。在明媚的天空下,建设中的摩天高楼矗立在不远的前方。单纯的姑娘已经坐在了墙上,我们无法探知她们的眼神和表情,我们看到的只有她们动人的背影,化身为城市的这个未知的彼岸对于她们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墙也许是城市的一种屏障,只要她们想,就可以轻易到达不远的前方,过着她们想象的幸福生活,或者体会无助的孤独和寂寞。
  左正尧的作品《面孔系列》,作者眼中,城市背景下的村民变成了都市中人的标准化的道具,都市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不停的复制自身,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时尚贯彻到每个城市,人人都住着相似格子一样的商品楼,人人都穿着同样的名牌,人人都做着同样的重复性的工作。在这样的城市中,每个人被迫制服化,个性被压抑,也许我们能留给自己的,只有我们的面孔。我们剩下的身体,已经无可避免的卷入了城市的统一化运动中,再不属于自己,已被都市外物所统治与融合,再一次在陌生的都市背景下追问:我是谁?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喻旭东则选用了一条鱼来隐寓脱离了固有文化的都市人,喻旭东的角色仿似一个面慈心善的人,他不停的给岸上的鱼输氧、按摩、疗伤,各种办法无所不用其及,却至始至终不将鱼放入水中。这是一个现代都市寓言,都市病该如何救治?也许在喻旭东的眼中,现在所有的疗法都在舍本逐末。作为人类的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明白水对鱼才是真正的家园,才是它得以存活之所在。但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从何了解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到底在何处?
  都市原本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工业化的进程也给中国都市带来了紧张、无情和压抑,当然也与此并存着给予、诱惑和冒险。它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富于节奏的都市中掺杂着暴力、污染、权力,欺骗等弊端,以贪图物质为典型的欲望膨胀使今天的都市变得具有阴谋性,也压迫,制约着每一个都市空间。都市人产生的焦虑,欲望与幻想冲突成为生活中主要的心理感受。都市对于敏感的艺术家而言,是一个新奇的、神秘的、令人神往的乐土,又是一个迷乱的、空虚的、矛盾的异度空间。在都市艺术作品中,重要的不是形式或美感,画面或者影响所留下的某种飘浮不定的心理感受或稍纵即逝的视觉投影。都市艺术试图窥视并表现现代人的肉体与灵魂,体验都市情境、展现都市冲突、揭示都市心理,用艺术反映性别文化和边缘文化,用艺术反抗都市暴力。在这场漫漫无期的都市视觉混战中,都市艺术家张扬着他们创造性的思考,呈现出都市人独特的个体生命。进入21世纪后,中国都市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会随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加速发展而纷纷涌现,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活力与朝气。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纲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